摩托车论坛

搜索
查看: 37603|回复: 13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座城,一段路(原创)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2-25 13: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有坐飞机来的;
    有坐火车来的;
    有坐汽车来的;
    有开拖拉机来的;
    有骑摩托来的;
    有骑自行车来的;
    有步行来的;
    有磕着长头来的......
    符合以上全部条件的城市,全世界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拉萨——被称之为“高原圣城”的地方。
    而我,这个穷游的行者,是骑着摩托带着帐篷来的。


        每次先上驴兄的照片,是出自对他的尊重。驮着我万水千山,辛苦。

        从药王山眺望布达拉



        奔腾的河流,绚丽的经幡。



       布达拉广场地标




     《天上草原》
            经幡
            在风中飘扬
            几只牦牛
            在公路上闲逛
            鹰
            在头顶飞翔
            几个藏族姑娘
            磕着长头
            赶往三千里之外的故乡
            格桑花
            在劲峭的山风中开放


    鲁郎林海















评分

参与人数 3金钱 +108 收起 理由
金牌机器 + 24
沙漠行舟 + 30 文采飞扬、图片精美、叙述真实
陆三典 + 54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沙发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2-25 13:46 | 只看该作者
老乡的帖子要顶,照片很漂亮,哈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2-25 23:35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焦兄,久违了!一起跑王屋山小沟背,山顶漫步,畅谈古今,如今还历历在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2-26 00:39 | 只看该作者
        总有
        一段路
        会让你
        终
        生
        难
        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5#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2-26 00:51 | 只看该作者
    总有一些事
    会让你
    热泪盈眶































29.jpg (159.47 KB, 下载次数: 62)

29.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2-26 01:00 | 只看该作者
    总有一些风景
    会让你
    心绪飞扬








    雪山融水,奔泻而下。

















    山路奇险,惊心动魄。

(权限小,每次只能发三个帖子,那就把本来两帖的内容,以“编辑"的形式,合并到一起)

             《致喜马拉雅》

                     当跨越万水千山
                     满身尘灰
                     站在你的面前
                     我不窘迫
                     心中
                     一片明净坦然
                     因为只有你明白
                     无论我
                     来与不来
                     我心依旧
                     常驻着你的容颜

        雪山神女在傍晚才羞答答地掀开神秘的面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
发表于 江西省 2017-2-26 04:2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原创,车子好像是山地王,期待下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2-26 04:30 | 只看该作者
西藏很美,摩旅者向往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9#
发表于 陕西省 2017-2-26 09:21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毒品吗?先顶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0#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2-26 13:46 | 只看该作者
圆梦之旅,艰辛与美景相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1#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2-27 01:59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上各位新老朋友!这里只有发三帖的权限,就不再一一回复。我的战驴是山地王。)


    总有一些时候
    你会
    迷失方向
    总有一些关口
    如同这七十二拐的天路
    让你大脑缺氧    只要你撑了过去
    前边
    就有醉人的风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2#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2-27 03:06 | 只看该作者
平和淡远01 发表于 2017-2-27 09:59
(谢谢楼上各位新老朋友!这里只有发三帖的权限,就不再一一回复。我的战驴是山地王。)















        旅行之美,美就美在放松和休闲,并从中得以提升活力和灵性。刚开始还有些进入不了状态,但慢慢的就释放了那个内在的自己,在随心随性中得到自然滋润和人文的营养。
        这些天,常去游泳,大水池子里,人和水这种自然之物接触,感受到的是“自在”、“自由”。
        洗澡就是洗澡,没了职业、身份等符号,只是一个洗澡的“人”,这叫“放下”;
        都脱了衣服,摘了手表、饰物,除去所有的羁绊,叫“解脱”;
        赤裸裸相见,高低胖瘦修为涵养都一览无遗,这叫见“本来面目”。
        原来洗澡和旅行一样,有着共同的特点:和自然融为一体,和他人以本色相见。

        高原缺氧,身体反应会迟钝很多,思维运转却异常活跃。
        儿时听过的歌谣,小学会唱的歌曲,直至成人后熟悉的旋律,都会快速播放一遍,似天籁回响;
        所有曾经背过的诗词歌赋、大家名篇,都会在适当的场景中被唤醒,而且融入新的理解;
        而一生中接触的各色人等,都一个个慢慢浮现、清晰,这些人物勾连起来的往事,也浓缩在小短片中,他们朝你走来,和你打着招呼。这时候,没了恩怨,没了是非,有的只是串串影像。
        最好玩的是,在莽莽天地间,能确切感知到自己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尘沙,可有可无。你所有的社会学符号和身份标签都被剥夺得一无所有,近似于路边的小草或草丛下蠕动着的小虫。你听得见自己的呼吸和心跳,你可以感受自己观察自己,甚至,转换身份,以旁观者的“你”观察这个“他”。呼哧呼哧前行的这个人,他的一生都在你的眼前铺展开来。你看得见他到世间留下的最初的印象,看得见这个“他”的幼年、童年、少年,你清晰地感知着他的求学生涯,他的爱情萌动,他的半生心路,以及他未来的去向。最后,你看得见他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熠熠闪着光芒的,正是那些温暖、温情、温馨的人和事。于是,“你”和“他”,握手,拥抱,你们融为一体。

        跑路,是会中毒的,特别是大西南。回来很多天了,但脑海里还时常萦绕着高山大河、蓝天白云、冰川湖泊,还有藏民、经幡、牦牛、青稞......人回来了,心似乎还没完全到家。
        沉淀得最深的感触,是一个字:“呆”!呆头呆脑的“呆”。这里没有贬义,特指对外物置之不理悠然自得的状态。
        在波密,一只壮硕的乌鸦蹲在屋檐下,呆头呆脑,一动不动,似乎过往的行人根本就没进入它的法眼。我观察它有5分钟,它连头都没扭一下,“呆若木鸡”,指的就是这种状态吧。藏地风俗,视乌鸦为吉祥鸟。爱屋及乌,乌鸦少受伤害,自然就不怕人。藏地乌鸦丰衣足食,个头快有鸡那么大。端踞屋檐下的那种架势,大有一家之主的霸气。又像老僧坐禅渐入定中,神情轻松浑身静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3#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2-27 04:31 | 只看该作者
大渡河泸定桥儿时的记忆,曾经的老电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4#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3-1 00:38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旗弟 发表于 2017-2-27 12:31
大渡河泸定桥儿时的记忆,曾经的老电影

飞夺泸定桥的究竟是多少勇士?语文教科书中是十八个,博物馆介绍是二十二个。而又有人说当时根本就没打仗。
知道的出来说一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5#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3-1 11:21 | 只看该作者
        在墨竹工卡,牦牛和藏猪摇着尾巴在公路上散步,大摇大摆,如入无人之境。时不时还边走边尿,在地上沥拉成S形,提醒你,这是它的地盘,它的乐土。你要急着从它们身边超过去,那小猪似乎很不乐意,还呆萌地翻着白眼瞪你。




        在左贡,小牦牛懒洋洋地睡在公路上晒太阳,全然不知道这是联系川藏两地的通道,这是危机四伏的318!那种悠闲呆萌劲,让我等苦逼的上班族羡慕嫉妒恨。谁敢说,比这两头小母牛更小资?不忍心惊扰它们,慢慢地从它们的身边走过去。维护它们的呆萌,就是维护自己的善念。
        (手机照片)

        牦牛憨憨地望俯视着路上的行人,一动不动,像思考的哲人。



        山羊有“山羊猴”的说法,指山羊喜欢爬高上低,敏捷得像猴子。在江边悬崖,才见识了什么叫“山羊猴”。望而却步的悬崖边,浑浊的江水,赭黄的远山背景,成群的黑山羊在啃草。
        有成语叫“一失足成千古恨”,在这里只要一失足,不成千古恨,失去的一定是小命,不论是羊、牛、还是人。就算是头大象,从这里摔下去,也必死无疑。可是,你看这群山羊,是它们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危险,还是有足够的把握能不落悬崖?那种面对死亡在即的淡定和从容,人都很难达到。不是我硬要上升到某种意义上进行对比,在生死问题,很多人,不如这群,除非是勘破生死的智者。



        说了牦牛、山羊、藏猪和乌鸦,有了铺垫,我才敢说人。 藏民生活的慢节奏,人工所知。可能不太了解他们生活的简单和热烈。憨厚,实在,纯粹......等等词语,都不足以概括他们的整体气质和普遍性格。究竟是我们更聪明,还是他们更愚痴?这恐怕很难界定呢。
         等车的藏民
        即使在等车的空闲时间,转经筒还在摇着。除了简单的对话,嘴里还会念念有词,原来在诵经。












        我有个习惯,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只要时间充裕,一要游览博物馆、纪念馆,二要逛小巷子、居民区。
        博物馆有助于了解这个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纪念馆能加深对著名人物或历史事件的切身感受。博物馆和纪念馆都是不花钱的老师。
        钻进小巷子才算真正融进这个城市。此起彼伏的吆喝声,能给远道而来的你带来新鲜刺激,琳琅满目的土特产,能大饱眼福口福。这时的感受是立体的,迥然不同于那些文字和图片的宣传。在居民区,能更近距离感受当地人的生活状况,如果再遇到健谈的老人,聊聊风土人情,那简直是旅行中难得的艳遇。
        多年前的一个深夜,曾经在客家小城的居民区夜游。穿梭在寂静的石板小巷里,潮湿的空气混杂着海腥鱼臭,随处可见的客家小庙,忽明忽暗的灯火,远方瞌睡了似的犬吠和若隐若现的海潮音,让人一下子触摸到了这个小城的魂儿。小庙前檐下,和孤独的守夜老人拉呱,听着似懂非懂的客家方言,聊着“洛阳客”的数次南迁历史,让人顿生时空穿越的感觉。在宾馆里,在旅游大巴上,是永远体验不到的。
         慢点,再慢点,慢慢的,就咂摸出了休闲的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6#
发表于 天津市 2017-3-1 13:5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旅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7#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3-1 14:13 | 只看该作者
不愧为是老师出身,图文并茂,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8#
发表于 福建省 2017-3-1 15:25 | 只看该作者
洛阳老焦 发表于 2017-3-1 22:13
不愧为是老师出身,图文并茂,点赞。

很有味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19#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3-2 05:56 | 只看该作者
        坛城,是“曼佗罗”的中文简称,又称为“坛、坛场”,蕴含五智三昧,藏传文化中密宗修持最为殊胜的能量中心和宇宙中心,象征着金刚不染、圆融具足。
        此坛城,是喇嘛们用金银、珍珠、玛瑙、绿松石等珍贵天然材料研磨成粉,堆砌而成,不同于壁画上用染色法绘制的坛城。风一吹就流散成沙,用玻璃罩子罩着。


        旁边的大屏幕上循环放映着那部震撼人心的大型生命科学纪录片《轮回》,导演大家都熟悉,Ron Fricke,的另一部纪录片《天地玄黄》,也同样大气磅礴、摄人心魄。

     这部《轮回),出镜的先是世界各地的文化,接着是美丽的山水,接下来是科技进步,然后回归到我们庸常的生活。通过镜头的快速切换和大时空对比,瞬间即是万物的幻灭,让你意识到生命之翼的脆弱,不由得感念幸福,珍惜当下。
        轮回最本质特点是什么?
        坛城可以毁掉,可以被重建,但重建之后还会被时光巨手毁灭。那么建是为了什么,其意思何在? 生灭,生灭,有生有灭,水中的蜉蝣、忙碌的人群、星罗棋布的城市、高低起伏的山川,乃至这个蓝色的星球,这个浩瀚的宇宙,都处在生生不息的轮回之中。人类这个 渺小而有伟大的万物之灵啊,该如何超越这看撕冷酷无情的轮回呢?唯有慈悲和大爱。


       大昭寺行礼的独腿藏民(非假冒)


        那天,微信上只发了11个字:
        满身汗,满眼泪,今天不说话......



        尽管前边以乌鸦、牦牛、藏猪、山羊做了铺垫,但关于藏文化,还是轻易不想碰的敏感话题。
        十多年前单位组织去西藏旅游,好多人断言,藏地和内地的生活水平最少相差50年,太落后,太愚昧。但这话只能小声嘀咕嘀咕,如果对藏民直说,不定酿成多大的事件,都有可能。三十年前,在藏地生活多年的作家马建,一篇小说掀起一场政治风波,想必都还有印象。关于转世、轮回、灌顶、活佛、朝拜等信仰问题,还是不碰为好。
        严格说来,人一出生就像电脑被安装软件一样,开始接受一整套一系列的思想。任何民族,任何文化,都一样。只是有些软件可以兼容,有些软件互不兼容,即通常所说的“打架”。不管怎么说,只要这种软件使用起来顺手快捷功能稳定,对那台机子来说,就是好软件。站在人类文化学的角度看,任何一种文化,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特定的生存空间,和当地的生存环境密切相关,反映并适应着当地人的生存状态。不能成见在先,或嗤之以鼻,或不屑一顾。爱这个民族,就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而不能以自己的生活方式妄加评议或粗暴干涉,那就容易犯文化沙文主义的错误。
        前国家主席*****主政西藏时,非常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也只是大力强调,要先让西藏人民富起来。之后中央财政拨款力度越来越大,各省对口援助扶持,藏区面貌焕然一新。兴办学校,重修佛寺,发展经济,藏民的生活一天好过一天。听了藏民摩托车上大音量播放的《小苹果》就知道,西藏和内地联系越来越紧密,汉藏关系也越来越融洽。这应该是大家共同的愿望。

        人,可以说是自然进化的杰作。亿万个细胞、二百多块骨头、六百多块肌肉,组成了最精密的人体器官和各个系统,有口气就是活生生的人,就是最精美的艺术品。没了那口气,就是一具僵硬的尸体。悉达多·乔达摩说,生死只在一吸一呼之间,既说了人生的短暂,也揭示了生命的实质。而选择何种方式告别这个世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当然还受信仰、教养等个人因素的影响。
        汉地丧葬,大致有两种方式:土葬和火葬。汉民重“入土为安”,“墓”字从“草”从“土”,孔子曰“古者,墓而不坟。”最初的中原先民,把死者扔在偏僻低洼处,荒草掩盖,或薄土掩埋,使死者不受鸟兽啮食,以示对死者的尊重。后来为了便于纪念,才在埋藏死者的地方堆土为“坟”,使之高高隆起,成为标志物。这就是“坟”字的本意。入土为安,还蕴含有“尘归尘、土归土,从哪里来,还到哪里去”的意思。
        随着时代的进步,这些年兴起了火葬,好处是节约土地资源,不占子孙生存空间。但民俗的力量非常强大,火葬之后,很多地方还是选择土葬。这样就经历两次送终,先在熊熊火焰中升天,然后在吹吹打打中入地。
        说起藏地丧葬,最为中原人所不理解。他们盛行天葬,条件不够的,实行水葬。
        水葬,多在人烟稀少条件艰苦的地方,那里大多不具备天葬条件。家人就在诵经祈祷声中直接把死者送入河流。很多河流上扯有经幡,河边堆有玛尼石,旁边草地上用颜料写有六字真言,那地方可能就是水葬的场所。入乡随俗,河里的鱼是不能吃的。



        天葬,又叫鸟葬。死者的躯体全部切割、粉碎,喂食秃鹫、乌鸦。按藏地风俗,以尸骨无存干干净净为贵,因为象征着逝者的灵魂升入天堂。
        不熟悉藏文化的人,会感觉太血腥、太残忍、太野蛮。
        其实,无论是水葬,还是天葬,都源自于他们对生死的态度。藏民认为,人居于生物链的顶端,一辈子吃了那么多牛羊,临死,也要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回馈自然,融入自然。这也是最后一次表达对自然的感恩,也是对自己的最终超度。

      ( 为尊重风俗并避免感官不适,有关天葬的图片免发。)
  上下五千年、纵横数万里,人类就这样的生生灭灭,死死活活。
        喜欢跑山的人都喜欢站在山巅放眼远望,那种状态就如同在看《轮回》大片。想想天天计较的那些事,都只不过是“天地玄黄”中的一粒灰烬而已。于是,心静了,心平了,心安了......
        但这还不够,应该让这种觉受渗透进生活,处处不著相,事事不动心,难则难矣,但那正是努力的方向



93.jpg (132.24 KB, 下载次数: 61)

9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20#
 楼主| 发表于 河南省 2017-3-2 06:22 | 只看该作者
一并谢过各位新老摩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新帖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4-24 13:1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