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论坛

搜索
楼主: 原上草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劈弯江浙最高峰黄茅尖--百山祖,露营中国最美丽廊桥?( ...

[复制链接]

状态   [当前离线]

61#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2 14:08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仁义 at 2010-4-2 19:11:

重点就是黄茅尖,我不相信5天来回到不了黄茅尖



按那个速度,第一天住遂昌,第二天一早白相南尖岩,夜里可以住宿凤阳山度假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2#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2 14:40 | 只看该作者
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3#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0:21 | 只看该作者
丽水遂昌南尖岩  级旅游景区 门票价格:50元

浙江遂昌南尖岩景区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的“国际摄影创作基地”。景区位于遂昌县王村口镇石笋头村,距县城50公里。主峰海拔1626米,景区面积6平方公里。景区内林木繁茂、修竹成海、奇峰耸立、瀑布飞泻,共有30多处景点。主要景观有:天柱峰、神坛峰、千丈岩、小石林、神龟探海等多处奇峰异石构成的地貌景观;霞归瑶池、九级瀑布、龙门飞瀑等构成的水体景观;竹海、林海、针阔混交林、古松为主的动植物160多科,1100多种构成的生物景观;景区海拔1100—1626米,最高气温不超过35℃,空气清新,富含负离子,全年平均有雾日约200天,形成了奇独的云海、日落、长虹、雪景、雾淞、冰挂等天象景观;景区独特的地型地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4#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0:22 | 只看该作者
丽水遂昌九龙山  门票价格:电话咨询

九龙山(省级自然保护区) 位于遂昌西南部,总面积30万亩。主峰1724米,为浙江省第四高峰。海拔千米以上有近万亩原始状态的天然林,具备中亚热带阔叶林植被的典型特征。有植物173科637属1340余种,国家级重点保护植物18种;有脊椎动物149种,有猕猴、金钱豹、云豹、金猫、娃娃鱼、髭蟾等珍稀动物十余种。1983年建立自然保护区,内有四洲兰、龙井、十八罗汉、饭蒸坛、八仙钓台、大岩、石门等景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5#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0:28 | 只看该作者
丽水龙泉凤阳山  门票价格:电话咨询

凤阳山位于龙泉市东南50公里处,面积23亩,保护区内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其中白豆杉、华东黄杉、长柄双花木等20余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野生动物众多,有云豹、苏门羚、黄腹角雉、赤腹鹰等,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9种。
素有“清凉天地”“天然公园”之美誉的凤阳山,是休闲度假、旅游避暑的好去处,极端最高气温只在30.2度。
保护区内有景点近百处,其中江浙第一高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瓯江发源地――龙渊峡;全省海拔最高的人工湖――凤阳湖;世界香菇文化遗址――凤阳庙,以及小黄山,双折瀑布等,都是旅游胜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6#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0:29 | 只看该作者
丽水永和桥  门票价格:电话咨询

永和桥在龙泉安仁镇,是浙江省保存至今最好最长的廊屋桥,明成化年间募建,原名永宁桥。清顺治年间毁于火,康熙五十七年(1718)募费重建,改名为永安桥,后更名为永和桥。为悬壁式廊屋桥,木石结构,长125.7米,宽7.5米,廊屋42间,用条石砌筑五座,桥墩间最大跨度为18米。中央三墩迎流作雁翅分水,桥基护石坡长86米,宽57米,桥两端作门楼式飞檐斗拱,桥两端踏垛27级,桥内设栏杆木凳。为省级文保单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7#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0:37 | 只看该作者
双苗尖仙岩景区主要景点概况  



2008-11-06



  

    双苗尖风景区,位于庆元县东部洞宫山脉东南麓,与泰顺、景宁和福建省的寿宁、政和毗邻的江根乡境内,距县城90公里,主峰海拔1626米。在数十公里的缓坡上,那美丽的高山草甸、漫山遍野的红白杜鹃花、神秘的奇形怪石、清澈见底的山涧溪水,被原始丛林灌木湮没的石阶古道……使人目不暇接。流水叮咚、鸟鸣唧唧,不时有石蛙跃入水中,发出扑通响声,偶然黄麂从你眼前窜过,令你后退几步。这里春暖夏凉,自然风光气候,胜过空调,空气清新,野香扑鼻,是动植物的天堂,人们游览避暑的好地方。

    驱车进入江根这古老的乡村,一条清溪南北伸展,宽阔整洁的水泥公路与溪相向相傍。溪中彩鲤成群,路上却见不着鸡鸭犬猪,一问老农,方知禽畜全都圈养。勤劳的男女村民,几乎全部上山下田做香菇种花菜。从村东南方传来节拍音乐,那是小学生在做眼保健操。街路两旁商店里,有几位老人在悠闲地下着象棋。几位带小孩的年轻妇女,专心贯注地在刺绣来料加工的花纹。江根村原名江汉,是瓯江的发源地。江汉古居依水傍山,形似倚船。村头有金猴戏蛇,村尾千年古树林立,村中石井观音,村前有前山笔架,村后是虎头山峰和西室飞凤。还有大坳神窗,江汉华亭,福寿禅林,涧中石鲤,九曲水口,景色优美。有前后八景,以诗为证。高耸的古炮楼矗立在村头山脚,雄伟的石砌会堂盘座在回车场旁,与自然景色相映成趣,显得更加魅力。江根人热情好客,语言独特,不但能说普通话,还能说多种各地方言。如若你在农家住宿,虽然很少席梦思,可多是棕板床,被褥也洗得颇为清洁。说是清茶淡饭,遇上春天还能尝到仙岩小笋、野蕨、苦叶菜、山洋芋等山珍佳味,美不胜收,回味无穷。

    从江根出发去双苗尖,沿着古道,自北向南进发。过了会龙亭,便是涧中石鲤。只见溪中一尾巨大的鲤鱼跃出水面,向上游飞去,水花溅了过路人一身。相传这尾鲤原住在山林岘龙井,它白天来江根游玩,夜晚回山林岘睡觉。一天晚上刚回到现在这个地方,忽然听说山林岘老窝已被一条恶龙侵占,一气之下就长住在这里,成了化石。

    这条古驿道,从江根直通庆元县城。到1890年间,江根村吴日颂独缘重修从江根的枫香岭尾至青竹梅树的十字路间的石铺路。后来,竹坪、留香、木桥头各村与江根村做亲的人多了,来往的人多了,虽然江根去县城走古驿道比走竹坪过要近得多,但人们仍走远路。这条古驿道,除枫香岭有江根和山林岘两村行人多,经常修理外,其余路段由于行人少,逐年失修,几乎荒废。

    枫香岭(原名枫香坑岭),顾名思义,路的两边各一行枫树,从岭尾到岭头,像夹道欢迎的仪仗队,整齐地肃立排侧,或鼓掌欢迎,或向您敬礼。从对面远处看,春夏像一条青龙;秋天红似火龙;寒冬是一条银龙。在岭中行走,无论哪个季节,都是在走枫树长廊。岭的两旁,全是悬崖峭壁,其间,有长着映山红,也有长着迎客松,山上还有绿竹弯腰向您垂拜。一条小坑紧挨岭边。坑内清水潺潺,枫树发出芳香。岭边草丛上彩蝶飞舞,林中画眉在婉转歌唱。尽管峻岭陡峭,走到岭头也全不觉得疲劳。

过了枫树坳,横路后山有座茶堂遗址。在1890年间,古驿道盛行时期,江根村老农吴日永带着儿子吴明洁在这里建造了一座百多平方的茶堂(又名茶亭),为过往客人免费供应茶水,提供住宿、午餐。后来由于古道行人渐少,吴氏父子回到江根重操种田旧业,茶堂荒废,有待今后重建。

    茶堂左下方,有一棵怪树,是棵柳杉。其脑直径近一米,离地八十公分处分成两株,各有直径三四十公分粗。分株长到一丈多高时,两株又合在一起,两株之间的空隙相距三四十公分宽,一个人侧着身子可通过。两株合起来处有四五十分公粗,这棵树非常旺盛,有人说它是“破镜重圆树”,也有人说它是“鸳鸯树”。

    过了“鸳鸯树”,就是磨石坳。正坳是十字路,直走古驿道,右去磨石尖,左去双苗尖顶峰和飞机场草甸。这里盛产优质磨刀石,因而命名磨石坳。这种磨刀石磨刀又快又利,如果你来双苗尖旅游区游览,不妨带一块磨石回家磨磨菜刀。传说杨文广杀敌勇猛,一次路过这里,把缺了口的宝剑在一块石头上面磨了几下,宝剑上的缺口就已满锋。他转眼看到竹坪坳亭后山形似戴着官帽的奸贼潘仁美,顺手一刀砍过去,把官帽砍成长老帽,就是现在的长老帽山。

    沿着十字路向左转走,不一会只见路边摆着一把石交椅。据说乾隆皇帝游江南游山玩水到这里曾在此椅坐过,故名之龙椅石。继续向上攀登,就是双苗尖顶峰。

    双苗尖顶峰与榧子峰上仙岩对峙相望。双苗尖顶峰1626米高,榧子峰高1525米,两座山像两棵茁壮成长的树苗,因而得名。登上双苗尖顶峰,举目远眺,四下峰峦起伏,青山云海望不到边。要是在这里观日出,那美景绝不亚于泰山顶上看日出。

    从顶峰上下来不过百米,是绿油油的一大片平坦草甸,长着一样柔软的小草,躺在上面胜睡席梦思。六十年代为预防美蒋特务直升机在此降落,省军区曾在这里设有防空哨,派过武工队在此驻守,故这里草甸又叫飞机场。说也奇怪,这么高的山峰上的草甸,旁边还有一大片神奇的高山湿地,一年四季不见干涸。沼泽边还有多个水塘,水满塘后还外流渗,大旱天也不例外。禽畜野兽渴了,就来这里喝水,地上留下了不少足迹。

    草甸的右下方百多米处,就是龟背。传说很早以前有一天,东海有只神龟云游九洲四海,到了那寂寞而粗野的高山风情的双苗尖上空,忽然凡心一动,想到人间看看美景,就降下祥云,径往满天楼银洞、巨石林、棋盘塔、米箩圩等秀美群山降落。这里景致真是迷人,使神龟留连忘返。从此,神龟再没有回到东海去,决心永驻此宝地,摇身一变为巨石,这里有形态各异的奇形怪石星罗棋布,有如鸟兽,有如龟蛋,有的层层相通,有的集聚成迷魂阵,而更多的巨石则默默端坐在山花野草丛中,期待着更多的游客赐名。那块神龟巨石形如龟而得名龟背。

    某年冬天,这一带下了大雪,有兄弟二人寻牛至龟背,只见入周皆是皑皑白雪,唯有这个巨石龟肩窝景象不同,没有积雪,他们的牛就避雪于此。于是认为此处是“风水宝地”,就收父亲灵骸遂葬于此。神龟大怒,弄得神州榕城的鸡犬不鸣,兄弟二人知道后才收父灵骸迁葬他地。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去惊动神龟了。

    而今满山迎风招展的杜鹃花和郁郁葱葱的丛林,把神龟巨石点缀得更加明亮、绚丽。

大湖在龟背的西南端,相距一里多。这里大片的平坦草地和水湖交叉相间,有的湖水深不敢淌。每年立春前后回暖之日,便有许多蟾蜍来此交配繁殖,一双双雄雌蟾蜍紧抱在一起,躲在水下一动不动,一伸手即可得。几十斤上百斤一下子就抓来了,得来全不费功夫。蟾蜍的头、皮、心脏都有剧毒,但肉和汤的滋味很是可口。把它砍去头,剥了皮,去了五脏,用米汤浸泡后再洗净烤煮,加上油盐酱醋香料,就是美味佳肴,还是珍贵的中药材。

    大湖旁边,是红军训练场。1945年闽东特委派出一支游击队到这里搭棚扎营,队长沈宗文、指导员江作宇、宣金堂任群众工作组长,余三江是分队长兼文化教员,陈桂芳(绰号陈牯老)还配有一个机枪班。全队80余人,营房搭在米箩圩头山上,叫红军寨,遗址还在,上面堆满了迎击来犯之敌的大小石头。营棚和训练场四周制高点(山头上)日夜放哨。游击队很遵守纪律,很爱劳苦人民,经常派人到山林岘和水寨各村做群众工作。七月初十日打过八角殿,镇压了地主恶霸。山林岘村好几个人和叶齐嬉老大娘经常为红军游击队送米送盐送饭送药品。红军游击队给了老大娘一张盖着方印章的条子。她送饭用的竹篮子和条子都已交庆元县博物馆收藏。

    在大湖和红军训练场的南向,还有一山曰石龙峰。石龙峰雄伟壮观,真是绝美之景,到此观光的游客都赞不绝口。这里还有一段神话故事:

    很早很早以前,南方数省干旱颗粒无收,各地官员奏本皇上,当时朝廷派钦差南下巡视,一路看到难民带妻背子,四处逃荒,钦差大人就日夜赶路回京都禀报皇上;南方各省确实干旱饥荒,到处都是逃荒难民。当时皇上写一御状烧奏天庭。玉帝观后立即下旨南海龙王降雨救民,南海龙王命二龙子奉旨降雨。可二龙子是个好色之徒,出海后看到一山庄有个村姑美赛天仙,就失魂落魄,手舞足蹈去调戏这山姑,而忘却控制雨量,造成水大成灾,淹没了无数房屋良田,几十万良民惨死葬没在洪灾之中。天庭上巡视天将发现人世间遭此灾难,禀奏玉帝后,玉帝立即下旨将南海二龙子永镇山上不得超生,就是石龙峰的传说。

    回过头来,沿着小路下山,就到了米箩圩。米箩圩,其实就是一块椭圆形的高山盆地,和大湖相似,也是高山湿地。但它的储水量比大湖要多得多。米箩圩三面环山,只留一个水口,盆底很是平坦。那水口近百米宽,人们暇想,在水口做一个拦水坝,使整个圩都装满水,来一个人造高山湖,造几条小船或竹筏,在湖面上摇来荡去,多舒畅啊,那真是游山玩水了。但这只是暇想而已,不知何时能实现。

    沿小路继续往下走,来到一片毛竹林,路下坑沿有一块巨石,这就是红军楼遗址。大岩上还留着当年红军刻的一行字,其中有“戊辰年”(1928年)比较清楚,其他字样由于时间久远已辩认不清。当年闽东特委和闽东红军独立师就在这里开展活动。红军楼搭在大岩边,灶台筑在大岩下。这里离山林岘村较近,山林岘村好几位村民和叶齐嬉老大娘经常为红军送物资。

    下去就是六浪漈,又叫鹿狼漈、六郎漈。“漈” 就是悬崖。这里的漈,其实就是瀑。六浪漈,分六级,每级都好几丈高。水从上面冲下来,打在阶级上,飞起浪花,又冲向下一级……如此连续冲下飞起六次,才到漈底。漈底的岩石仰头观望,飞扬的水花好看极了。只因为这里山高,水流量不很大,才叫“漈”,若是水源足一些,冲下来的水多一些,就更壮观了。也就应该叫做“六浪瀑”了。

    龙井,是一个直径只有四五米的圆石洞,在山林岘和井的周围全是岩石,没有缝隙。井的后山不是很陡,平时水冲下来也并不很凶。井的周壁垂直,井口比下壁略小。井底有多深不知道,因为水流量不是很大,一些石块沉在井里冲不掉。用竹竿量一下,从沉在井底的石堆上起量,足有两米多。传说这井原先住着鲤鱼,后来龙把鲤鱼赶了,自己占了这个井,才叫龙井。再后来,这龙嫌井太小,跑到岭头东溪去,这个井就闲着。

百丈漈,是在龙井的下游,比六浪漈要高,不分级,只一个漈,下半漈是垂直的,上半漈还向外悬,与漈名相符,足有百丈之高,很是惊险。游人只准在漈尾观赏,绝不许到漈头去冒险观望。水从漈头飞出,就悬空落地,不怎么起白花。

    冶银洞,是古人开采银矿的遗址,多开在棋盘塔山,有数十个。相距有近有远,洞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高的有两层楼高,低的要弯着腰才能进去。洞内四通八达,有的还有楼上楼下,上下洞相连。有几个洞,进去一段路是平坦的,里面会突然下深,下面还有水,看不到底,丢下石块,好久才能听到响声。有的洞横向很深,用电筒照,到里面深处连新电池也一点都不亮了。有的这个洞进去,可从另一个洞出来。洞内非常潮湿、黑暗,是成千上万蝙蝠生活的家园。其中有几个洞,是近代人开采的。约在1915年间,江根村吴传绅(1884年生)石匠带领几个人在此搭棚冶银。采有大石磨和大石臼(研磨银矿粉的工具)。棚址还在,但大石臼和大石磨近年才被不知谁人抬走了,无法查询,很是惋惜。
仙岩山位于洞宫山脉的榧子峰,同双苗尖对峙相望,主峰海拔1526米,有庆元江根至福建寿宁盘山古道可以登临。据光绪版《庆元志》载:“白鹤仙岩在江根最高顶,怪石磊迭其上,有铁香炉,风雨久浸,愈见光润,系万历年间飞来,求雨辄应。”之记。

    传说万历年六月初一日,诸仙赴王母娘娘的蟠桃胜会,一起谈论想到南海去会会观音大士,也欣赏沿路的风景。诸仙众驾上详云,一路驶去,青山绿水,鸟语花香,好一派人间风光。诸仙莫不欣然动容道:“这大千世界,果然风光不凡,怪不得诗人留连忘返,不愿寻仙学道。”正在欢笑间,铁拐李仙长的宝葫芦不小心掉了。这葫芦从天而降,正好坠落在榧子峰上,裂成许多碎块,化作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巨石,如白鹤仙岩、将军岩、击掌岩、锁链岩、象鼻岩、梦笔生花、向阳坞等,素有八景之称。白鹤仙岩最为景观,由数块奇石相叠而成,其中一块凌空而竖立,高二三丈,胸围要十多个大汉手拉手才能合抱。

    众神仙久久不忍离去,直等到夕阳西沉、红霞满天。铁拐李仙长沉思了一会道:“诸仙众,我们五金仙中有位排行第四属铁的仙友正大有作为,葫芦掉落的地方正是一块宝地,山高还须有仙则灵,就叫这位仙友去护佑如何?”说着,提起拐杖道:“你和仙友去也!”拐杖立即化成一只飞鹤,让仙人骑上鹤背,飘然降到仙岩。那位仙友和白鹤从此永驻仙岩顶上,仙友从而得名白鹤仙。此后,每年农历六月初一为“香期”,毗邻浙闽各村善男信女上山朝拜,香火旺盛,热闹非凡。

    白鹤仙岩山,峰峦峻秀,峭岩云海,丛林幽深,松风鸟语,俯临万竹,景色宜人,是游览观光的好去处。

    交通:丽水→庆元→江根乡政府→登双苗尖。(庆元→江根乡政府,早上和中午各一班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8#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0:44 | 只看该作者
古桥之乡——月山村

月山又名金乡、东庄、举溪、举水,位于庆元县城东南57公里,海拔820米,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现为举水乡政府所在地。境内峰峦叠障,山川景色秀丽清幽。月山村后山形如半月,村前溪水曲似银钩,村庄座落其间,如同山环水抱的一轮圆月,故名月山。月山村首尾各有一块田洋,分别称为“考坑洋”和“梅花洋”,六座古廊桥形如长虹横波,亭台楼阁错落有致,展现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那恬然而优美的画卷,置身其中,恍若人间仙境。时任处州知府孙大儒曾赞月山为“山环水秀一桃源”。“画家六法,不外应物、需物、象形、传神、摹写,然非得崔、白衣钵者,未足以语此。余画体粗学其略,盼彼月山屏障,举水潆洄,烟居锈错,竹木荫翳;奎阁有凌云之势,桥梁多拖虹之状。且寺观幽然雅致,祠宇则焕乎文章,深羡延陵吴氏聚族于斯,独占松源之胜,不禁情为之畅,意为之舒。特拍一幅,非敢谓图与境无二也,特仿佛云耳”,这是古人对月山美景的赞誉。

    据史料记载:月山村最早称为东庄,吴诩的母亲李氏,原居松源(今庆元),因夫吴伉于公元1000年不幸病故,于宋景德元年(1004年)带着8岁的幼子吴诩,来到东庄搭寮居住,艰苦度日。东庄的对面是金乡,金姓颇繁,时有凌弱之举。一日,李氏浣纱上游,遇仙人指点,吴氏渐盛,此后故名举溪,为吴氏发祥之地。李氏教诲子孙,要以金姓恃强欺贫,以致家族衰落为前车之鉴,继承和弘扬先祖忠厚善良家风,积善行德,文章济世,以致举水奠基以来,文德武功,代有显人,名列仕籍者多达200余人。可谓文人鹊起,仕宦蝉联,一度被誉为“庆邑之冠冕”。

    月山村自古系闽浙通衢,有古道和福建省的寿宁、福安、政和以及本省的泰顺、平阳等县相通。明清时期一度人才辈出,人口繁衍,经济发达,商店林立,一派繁荣景象,并因此建立了“一都上管”,明末至民国初又改称为“逢源镇”、“举水市”。崇文尚礼,尊儒重教之风,令许多文人雅士流连吟诵,美文雅韵,见诸繁帙。景宁潘云著文称“……采风问俗……必首推吴氏而以东庄为最”,这里的东庄即举水旧称;浏阳邹公至举溪,见民风醇厚,士风彬雅,在《游举水偶咏》中有“延陵礼义让风常在,莫谓山城少太和”的赞美之词;邑侯关学优盛赞月山村为“濛洲第一庄”;邑侯王恒赞举水之美景曰:“极目在高楼,山半碧,水如钩。扶舆钟毓真灵秀,兼艮之山,合坎之流。回环曲抱天然凑,待高秋桂花香透,群向广寒游”。月山村风光优美,民风淳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非常丰富,以“举溪八景”、“二里十桥”而闻名。现今举水境内有全国木拱廊桥中唯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如龙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吴文简祠以及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来凤桥、步蟾桥、白云桥。并有耕坑桥、云泉寺、华光庙、马仙宫、圣旨门、荐元塔、复旦亭、望月亭等名胜古迹,是休闲观光和科学考察的好去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69#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1:39 | 只看该作者
这样会毒死人的.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0#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1:49 | 只看该作者
奶奶的心动了   九江在纠集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1#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1:50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路易易发 at 2010-4-3 09:39:
这样会毒死人的.呵呵



龙泉境内的浙江省最高峰无论如何要上去一下,彻底解毒,以防后患。百山祖上不上无所谓,
有时间跑跑庆元和景宁的几个古村落,我发现庆元和景宁几个重要景点都在主要公路边,也正好是顺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2#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2:07 | 只看该作者
没时间又要玩好.玩出质量来.没办法只有多去几次.就一个南尖岩.爱好摄影的人在当地农家乐租房.为了选时.选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3#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2:18 | 只看该作者
国际摄影基地不是乱吹的.哈哈.50元门票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4#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2:31 | 只看该作者
彻底解毒,以防后患
(y)(y)(y)(y)(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5#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2:37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雷达 at 2010-4-3 10:31:
彻底解毒,以防后患
(y)(y)(y)(y)(y)


侬西藏劈过,彻底解毒来,么后患乐(y)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6#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2:46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原上草 at 2010-4-3 10:37:


侬西藏劈过,彻底解毒来,么后患乐(y)

老原说笑了   么后患是不可能的   
从吸毒--解毒--放毒--吸毒--解毒--再到放毒恶性循环    无药可救:laugh::laugh: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7#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05:36 | 只看该作者
那位老大发个 5.1黄矛尖长途游召集帖吧 想去的人应该不会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8#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10:51 | 只看该作者
我每天要顶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79#
 楼主|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11:54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sfa-maldini at 2010-4-3 13:36:
那位老大发个 5.1黄矛尖长途游召集帖吧 想去的人应该不会少的


我只管收集资料,不管召集,呵呵~~

要跑的人你不召集他也会跑。例如你,如果我没记错,你三天打来回还登上了黄茅尖顶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状态   [当前离线]

80#
发表于 上海市 2010-4-3 12:01 | 只看该作者
Originally posted by 原上草 at 2010-4-3 19:54:


我只管收集资料,不管召集,呵呵~~

要跑的人你不召集他也会跑。例如你,如果我没记错,你三天打来回还登上了黄茅尖顶峰。

3天上黄茅箭顶峰接棍的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中国摩托迷网

GMT, 2024-6-9 05: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